北京的秋天过的太快了,眨眼间,就从凉风习习变得寒风凛冽,明明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在燕枫保障房项目上,还穿着夏天的防晒服迎接傍晚的降临,还记得当时一起吐槽天黑的越来越早了。今年北方的秋天来的异常的早,整整在北京做了一个月的项目,现在的我已经需要羊毛衫加卫衣来抗寒了。去年一起的小伙伴儿去了南方,留我一人欣赏北京的秋天是多么精彩。

今年的项目多是在北京开展的,与外地出差不同,在京项目虽然睡眠时间更短,但是通勤时间更长,也让我有了更多个人时间来总结思考。初入职场的两年,我还是审计新人,怀着对书本里学习的审计工作的憧憬和向往,我踏入了中天恒,进入项目以来,周围的同事非常热心善良并且专业,不摆架子,是可遇不可求的职场同僚。跟着她们全国各地到处出项目、间隙时间外出远足是让人愉快的事情。到进入职场第三年,随着独立思考的增加,我开始意识到了审计工作带给我的局限与发展。无休止的加班垄断了我的社交生活,高压紧急的项目使我的思维跟不上业务的流转,持续的疲惫使每次学习审计知识难以被灵活运用到下个项目。然而,这三年的审计工作给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项资产:无可替代的成长。它给了我“加速度”。当别人在休息时,我在积累;当别人在犹豫时,我在行动。这日复一日的夜以继日,让我用一年时间,获得了别人两三年的经验密度。 持续的努力换来业务的精进、项目的成功,高强度工作使我被锻造出效率、韧性与多任务处理能力。它给了我一种“加速成熟”。在高压下,我学会了与焦虑共处,与疲惫斡旋。它把我的神经锻炼得既坚韧又敏感,能洞察访谈人话里的漏洞,却也可能因对方一条反馈而深夜思考,多方查找制度。它给了我“清晰的远方”。正是在这片星月之下,我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为何出发,要走向何处。每一次挑战,都让我离目标更近一步。
从课本知识过渡到现实,这三年的审计工作让我认识到,审计正是一条守护经济秩序、发现潜在风险的“漫漫长路”。它没有终点,因为风险形态永远在演变;它需要“上下求索”,因为我们必须在繁杂的数据中深挖根源,在制度的框架上展望前沿。正是一条“修远”之路。它没有现成的地图,挑战必然层出不穷。此时,我们需要的是“上下而求索”的信念与勇气。